三、公共外语教师职前、任职期间缺乏培训 公共外语教师职前教育培训与任职过称中培训长期以来处于二元对立状态。对于职前教育培训,公共外语教师除了获取教师资格证进行的培训之外,一般没有专门的系统培训。新入职教师都是在教学实践中边摸索边学习。实际上,教师职前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十分必要。它不仅能让新教师很快地适应教师角色,更能使新教师在进入岗位之初就能正确地进行职业规划,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比如说,对于学科教学知识的系统学习能够使教师明确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知识学习。尤其对于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完善的职前培训更加必要且重要。 相对于职前教育,任职期间的培训也不尽如人意。对于教师的培训途径,主要包括学历深造、出国访问、外校进修和参加教学和学术交流活动。而这些,都因为名额有限、职称限制、经济、工作方面的原因而无法惠及大部分教师。 四、公共外语师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作为一门文科公共基础课,大部分高等院校对公共外语师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这给公共外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带来极大障碍。不管是教师的进修培训,还是科研工作的展开,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帮助。而很多关于教学和科研的对外交流和进修,也往往因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无果而终。以长春大学公外部为例,大多数教师从没有过各种出国交流的经历,每年能够外出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很少,公派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管是领导,还是基层老师,都是“有心无力”。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谋求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公共外语师资队伍是提升大学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关系到每个高校的办学质量,对高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红屏.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构想[J].青岛远洋船业学院学报,2006,(1):12-14. [2]李国杰.珠三角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专题研究,2004,(9):17-18. [3]陈小波,梁英平.战略视角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我院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规划的设计思路和理性思考[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14-15. [4]毕晖.简论我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辽宁省职业技术学报,2005,(3):12-14. 作者简介 张严秋(1980-),女,吉林珲春人,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及教学法;李伟(1978-),男,吉林人,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578号)信息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自主听说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成果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一般规划课题(批准号为GH13076)中国式英语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 |